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采用高度集成微型的有源光缆AOC或模块化开放式光纤接口远距离互联设计,将PDH/SDH环路终端及插分设备、数字中继及交叉复接设备、路由器、帧中继交换机访问设备、CSU/DSU、程控交换机、集团电话、电话语音传真系统、PSTN公用电话交换系统及局端设备、宽带专线及中继接入设备、语音中继卡、、调度指挥系统、电话MUX/DEMUX设备、基带和专线调制解调器、卫星通讯及无线基站设备、视频会议终端、视频编解码器、电力通信终端及RTU等等设备输出的E1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和互联互通。E1接口兼容和符合ITU-T G.703/G.823/G.742/G.704/G.706/G.732标准和协议,兼容和符合ITU-TG.802/G.737/G.738/ G.739标准和协议,兼容和符合ITU-T G.964/G.965/I.431/O.151/ O.152/O.153标准和协议,兼容和符合ETSI ETS 300 011/ETS 300 233/ETS 324-1/ETS 347-1标准和协议,兼容和符合ETSI TBR 4/TBR 12/TBR 13及GO-MVIP标准和协议。采用成帧、成复帧及非成帧通信方式,透明支持PCM基本帧、CRC复帧和信令复帧,支持随路信令系统。内置弹性储存器及时钟去抖、速率自动平滑适配及码速正负调整技术,支持主时钟和从时钟、内时钟和外时钟工作方式。采用HDM3/AMI编码方式,支持平衡和非平衡接口方式,支持2.048Mbps及任意NX64K子速率。由于采用光纤设计及接口多重防雷浪涌保护设计,因此用户设备的E1信号不但能够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,而且可以有效的抑制雷电、浪涌信号、静电冲击和强电磁波辐射干扰,而且可实现设备之间的电气隔离。
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 电接口采用Q9连接器型封装,可直接与设备连接器相连。标准的D型或矩形连接器插头,直接插入用户设备面板上的D型或矩形连接器插座中完成光电转换功能,并且出现故障时用户可随意拔出有源光缆进行替换;SFP可插拔接口便于用户简化设计和维修,通过统一标准的SFP可插拔接口,有源光缆的电口可直接插入用户设备完成光电转换,并且出现故障时用户可随意拔出有源光缆进行替换;标准的M系列工业连接器插头,直接插入用户设备面板上的M系列工业连接器插座中完成光电转换功能,并且出现故障时用户可随意拔出有源光缆进行替换;防水连接器型封装,防水型用于野外、水下等高湿度环境,并且出现故障时用户可随意拔出有源光缆进行替换。
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通过集成的有源光缆AOC设计,可以直接替代电缆连接,光缆距离可由用户指定;光接口也可采用开放式标准的ST、FC、SC、LC、E2000、防水型等等各种特殊可定制的光纤接口,便于用户与现有的光纤路由连接。有源光缆或光纤接口支持单模、多模或塑料光纤,通信距离多模最大0~8公里;单模0~140公里,塑料光纤0~100米;发射波长1310~1610nm(单模) ,850~1610nm(多模),650~1310nm(塑料光纤)。
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信号输入输出、光纤链路失效、电源等状态指示灯管脚方便用户维护和故障判断。
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支持5V、12V(9~18V) 、24V(18~36V)、48V(36~72V)直流电源输入设计,也可通过有源光缆中电缆混合的方式远距离供电。
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可根据用户的应用场合和需求不同而特殊设计,可分为商业级、工业级等可靠性级别。
◆ 支持点对点连接方式。
◆ 兼容和符合ITU-T G.703/G.823/G.742/G.704/G.706/G.732标准和协议。
◆ 兼容和符合ITU-TG.802/G.737/G.738/ G.739标准和协议。
◆ 兼容和符合ITU-T G.964/G.965/I.431/O.151/ O.152/O.153标准和协议。
◆ 兼容和符合ETSI ETS 300 011/ETS 300 233/ETS 324-1/ETS 347-1标准和协议。
◆ 兼容和符合ETSI TBR 4/TBR 12/TBR 13及GO-MVIP标准和协议。
◆ 采用成帧、成复帧及非成帧通信方式。
◆ 透明支持PCM基本帧、CRC复帧和信令复帧,支持随路信令系统。
◆ 内置弹性储存器及时钟去抖、速率自动平滑适配及码速正负调整技术。
◆ 支持主时钟和从时钟、内时钟和外时钟工作方式。
◆ 支持HDM3/AMI编码方式。
◆ 支持平衡、非平衡接口。
◆ 支持2.048Mbps及任意NX64K子速率。
◆ 电接口采用Q9连接器
◆ 电接口支持D型或矩形连接器。
◆ 电接口支持SFP可插拔连接器。
◆ 电接口支持M系列工业连接器。
◆ 电接口支持防水连接器型封装。
◆ 有源光缆或开放式ST、FC、SC、LC、E2000、防水型等特殊光纤接口。
◆ 支持单模、多模和塑料光纤。
◆ 传输距离最大多模8公里、单模140公里和塑料光纤200米。
◆ 发射波长1310~1610nm(单模) ,850~1610nm(多模),650~1310nm(塑料光纤)。
◆ 提供信号输入输出、光纤链路失效等状态指示。
◆ 5/12/24/48VDC直流电源输入,支持电缆混合远距离供电。
◆ 支持商业级、工业级等可靠性级别。
◆ E1 |
接口数量 |
1路 |
接口标准 |
兼容和符合ITU-T G.703/G.823/G.742/G.704/G.706/G.732标准和协议
兼容和符合ITU-TG.802/G.737/G.738/ G.739标准和协议
兼容和符合ITU-T G.964/G.965/I.431/O.151/ O.152/O.153标准和协议
兼容和符合ETSI ETS 300 011/ETS 300 233/ETS 324-1/ETS 347-1标准和协议
兼容和符合ETSI TBR 4/TBR 12/TBR 13及GO-MVIP标准和协议 |
阻抗 |
75Ω(非平衡)或120Ω(平衡) |
编码方式 |
HDB3/AMI |
输入输出标称速率 |
2048Kbps或N X 64Kbps,容差±50ppm |
抖动转移特性 |
符合ITU-T G.823和G.742标准 |
输入抖动容限 |
符合ITU-T G.823和 G.742标准 |
输出抖动 |
符合ITU-T G.823和 G.742标准 |
指示灯 |
支路输入、输出丢失告警 |
◆有源光缆/光纤接口 |
物理接口 |
有源光缆或光纤FC/SC/ST/LC/E2000/防水型/可定制 |
光纤种类 |
单模(9/125um)或多模(50/62.5/125um)或塑料光纤 |
光纤连接端面 |
PC/APC/UPC |
光纤数量 |
单纤 |
光发射波长 |
1310~1610nm(单模) ,850~1610nm(多模),650~1310nm(塑料光纤) |
传输距离 |
多模:1/2/4/8公里;单模:0~10/20/40/80/120公里;塑料: 0~50/100/200米 |
最大光功率动态范围 |
15/20/25/32dB |
◆电源输入/供电方式 |
5V、12V(9~18V) 、24V(18~36V)、48V(36~72V)接线端子输入或混合电缆远距离供电 |
◆封装形式 |
Q9连接器 |
D型或矩形连接器型 |
SFP可插拔连接器型 |
M系列工业连接器型 |
防水连接器型 |
◆工作环境 |
商业级 |
工业级 |
工作温度 |
-20℃~+65℃ |
-40℃~+85℃ |
湿度 |
0~95%不结凝 |
0~95%不结凝 |
◆外形尺寸(mm) |
E1(Q9连接器) |
根据实际接插件确定尺寸 |
E1(D矩形连接器型) |
根据实际接插件确定尺寸 |
E1(SFP可插拔连接器型) |
根据实际接插件确定尺寸 |
E1(M工业连接器型) |
根据实际接插件确定尺寸 |
E1(防水连接器型) |
根据实际接插件确定尺寸 |

江苏新创E1有源光缆AOC/光纤导线订货型号命名标准:
AOCTR-E11-S/M/P-DX- Q/J/D/P/MX/W/M-C/I/M
AOCTR-E11-S/M/PX-15/20/25/32-F/T/S/L/E-C/P-P/A/U-Q/J/D/P/MX/W/M-C/I/M
AOCTR:有源光缆/光纤接口收发模块;
AOCT:表示有源光缆/光纤接口发射光纤模块;
AOCR:表示有源光缆/光纤接口接收光纤模块;
E11 : E1方向及路数;
E1:表示E1;
1:表示路数,1路;
S/M/P:表示有源光缆内封装的光纤种类;
DX:有源光缆定制距离,X为距离,单位米;
S/M/PX:表示光纤接口支持的光纤种类及数量;
S:单模; M:多模; P:塑料光纤;
X:表示多纤,最大8纤;
15/20/25/32:表示允许的光链路最大损耗;
15:表示15dB; 20:表示20dB; 25:表示25dB; 32:表示32dB;
F/T/S/L/E/W/M:表示光接口类型;
F:表示FC接口; T:表示ST接口; S:表示SC接口; L:表示LC接口; E:表示E2000接口;
W:表示防水型接口;
C/P:表示光纤出纤形式;
C:光纤插座非尾纤 P:表示尾纤型;
P/A/U:表示光纤端面类型;
P:表示PC接口; A:表示APC接口; U:表示UPC接口;
Q/D/P/MX/W/M:表示电接口连接方式;
Q:表示Q9连接器型封装;
D:D矩形连接器型封装;
P:SFP可插拔连接器型封装;
MX:M系列工业连接器型封装;
W:防水连接器型封装;
C/I/M:表示模块可靠性级别;
C:商业级; I:工业级;